出国读了那个全戏剧专业只有一个华人女生的留学生活是什么体验?

又到了白天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了吧。一到晚上就开始怀疑过去,担心未来。“失眠+焦虑症”好像已经变成了我们“千禧一代”的标配。留学圈中,关于各式成日刷图书馆,交付昂贵的学费,却还是要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软文也越来越火爆。 那这周我们就来聊聊,那个百万学费出国读了整个戏剧专业只有一个华人女生的她现在都怎么样了吧?

首先,先给大家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今年是我出国留学后的第六年,我是多伦多大学Theatre Studies (戏剧表演与设计)和Cinema Studies (电影)的双学位毕业生。现在是我刚毕业后的第一年。

出国前的我:

高三雅思四项5分,只报了两所大学,和自己说考不上“多伦多大学”我就不出国了。被多大录取后,做了我们普通班唯一一个敢来读多伦多大学的学生。 整个高中都和我说:你这英语到时连语言都毕不了业吧?不然还是别读多伦多大学了吧?还想要进传媒专业??对语言要求很高的你知道吗??

出国后的我:

戏剧专业的几重面试audition后,我成为了那一届唯一一个亚裔和英文非母语的女生进了表演专业的学生。后来参演,设计,编剧,导演超过十部以上全英文的舞台剧和微电影。有时我自己都会在公寓里写日记突然感慨到,我是怎么从高中时的那个自己走到今天的。

但最最最重要的,也是我最骄傲的是:我可以发自内心的告诉你,困难我有,负面情绪我有,失眠加焦虑症的套餐我也有。但五年留学下来,我可以自信的说我已经真的蜕变成一个发自内心快乐和满足的人了。

IMG_9836IMG_9838IMG_9837

(2018多伦多大学表演系)

但这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这篇文章不是鸡汤,也不是关于逆袭故事,我觉得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在这篇文章里,我想把背后的一些故事告诉你,把我宝贵的回忆都分享给你,希望我的故事能让你重审,你对未来焦虑的心。

Part 1: 先有成功,才有幸福感?还是先有幸福感,才会成功?

这五年,我慢慢发现 “Happiness fuels success,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幸福感强开心的人更容易成功实现目标,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先要成功有作为,才能开心的生活。

me:sa33ppl4

时间回到2013年,那个在tim horton都不会点咖啡和早餐,只能this,this and this的女生。现在我每次想起她,我就觉得她头顶有闪闪的光环,肩上有唱歌的小鸟,特别有魅力。

刚出国那几年,她每天就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虽然英文不好,但却一点都没有羞怯硬着头皮的找各种机会来练习,也从来不会因为怕被嘲笑发音不标准或笑点get不到就畏首畏尾。好几个寒假暑假也不回国就是为了能在各大小艺术节做志愿者,可以说多伦多没有哪一个大型文化艺术节是她没志愿者过的了。

因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口语练好了,第二年可以去考表演系。

为什么我觉得先苦再甜都是骗人的呢? 因为“苦”这个心理状态是没有尽头的。你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会潜意识的变成你的难以改变的人生观。反而这几年我一直都感觉,如果我能让每个当下都先是“甜”的,反而苦的都挺甜的呢。她一直告诉别人说留学那几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最充实,有生命力的几年。的确是。

IMG_0212

好像,追求梦想给她带来的快乐远远胜过所有的困难阻碍和想家的心。我每次想到那个拼命三郎的她,我都觉得她在发光。而那个”她”就是18岁的我。

2016年,我那年20岁。终于觉得自己的英文口语已经是到一个不错的程度了, 有勇气去面试演员系了。台词还是没记住,单词还是会不认识,在整个剧院没有一个中国人前面表演还是会紧张。但是我被选中录取了。

一个连台词都没记住的我进了“演员系”。一年后我问教授为什么会选我,他说,“when you first walked in to the theatre, I saw your smile, and was completely charmed by you. (Duh) well, on a serious note, of course talents and potential are important, but its your letter, I think you have serious ambition about what you do, and you seem to have that “not a big of deal” type of  attidude when it comes to your obstacles.”

“你来面试的时候我一看到你的笑我就决定你不需要面试了啊,哈哈。其实天资和潜力是我考虑的一方面,但是。我看了你写的信后我觉得,你是一个有热望野心的女生,并且在阻碍面前,你好像就是有那一股“没什么大不了”的劲儿。”

PS:我们表演系的教授真的很酷,虽然他已经70多岁,但大学会和我们经常一起出去喝酒开趴。

Part 2: 后来的我,变成了 “孤独并快乐着”?

没进专业前,我也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那就是;就算进了专业,那也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背下那些读都读不通顺的莎士比亚,和希腊悲剧的剧本?如何去面试校园戏剧(Campus Theatre),在大部分剧本里根本就不会有写给亚洲女生这样的角色的情况?那年已经是我出国的第三年了,还是那就一股劲就一个目标的我也慢慢变成了啃精神食粮的“独行侠”。

IMG_9841IMG_9840

我给大家讲几个我这几年独闯江湖的小发现吧。

IMG_0260

我在牛津大学交流时,认识了一个俄罗斯学‘生物化学’的男生。他不是和我一样的交流生,而是真的从俄罗斯考来牛津大学的在校生。以前我都觉得,能读牛津剑桥这些学校的精英,他们的人生肯定都是超级完美。但一个下午,我们走遍了整个Oxford,喝完了无数杯3欧的啤酒,他除了只能聊我听不懂的化学,还是化学。然后我开玩笑的问他,你除了我听不懂的‘生物化学’还有什么其他的兴趣吗?他很认真的想了想说:“没有”。就算他是一个超聪明的天才,但我后来发现我还是更喜欢生活有趣的人。


另一个故事是,去年我刚毕业的时候觉得压力过大,自己背包就走去墨西哥玩了半个月的时候,在我的背包客栈里我认识了一个学工程的工作人员,我们至今还有保持联系。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所有新入住的人成为朋友,每天穿个沙滩裤和拖鞋和大家推销各种parties。我们一群人几乎每晚都是不醉不归。这种生活一两个星期是很开心,但我问他,你长远有什么打算吗?不能就这样一直party下去吧。然后发现,原来他在美国读了个工程的学位,在大城市生活了几年后问自己,物价这么贵,拼命工作也根本买不起房子,这种生活值吗?想了想他就决定回墨西哥了。

然后我们跑上了屋顶,他张开他的双手对着晚霞呈拥抱式,对着天空大喊了一句:“i love my country”。我也不知道一下子那些混杂的情绪都是什么,就都涌上了眼角。也有可能是这个墨西哥屋顶美丽的晚霞吧。

“We may not be wealthy but we are happy, we may not have good jobs but we spend much time enjoying with our family and friends, we may not live longer but we enjoy our few moments in the earth, we may not be well-educated but we know how to live our life, we know how to be satisfied by little things that we have, we may be living in hard situation, war, diseases but we know how to survive, we know how to be happy”.

后来去的国家多了以后,我发现反而不发达国家的人更懂得感恩,更没有什么奢望。这些连街灯都没几个亮的国家对我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他们的人好像活的更透彻一点,他们好像比我们更懂“如何开心满足”一点。


学艺术的我啃着理想的面包饿着肚子,每天硬着头皮回应各个只招商科背景的招聘广告。

学工程朋友因为家人不同意无法学艺术,但却四年都坚持着看shows面试audition,想办法如何经济独立后能成为演员。

更多读着世界各地名牌大学的人,可能还没找到对生活的热爱;再不发达国家生活的人,可能已经不焦虑了。

你看,人哪,总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没有谁比谁跑得更快,也没有谁比谁活的更容易。

IMG_0209.JPG我中国出生,中国长大。但我这几年单枪匹马的经历真的改变了我,我没法形容这改变。这些经历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没有这几年,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和看世界,当我再重新用回母语生活时,我也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

Part 3: 得意时不必大肆宣扬,失落时也无需过度彷徨。

Don’t go too high, don’t get too low, stay in the middle。

人生几十年,会有没有困难,一切都顺利的那一天吗?不会。

我们的欲望会停止,目标会一成不变吗?不会

那人生中唯一能确定的事是什么呢?是:变化

IMG_0196

大学五年,这的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开心的五年。写这篇文章时勾起的记忆也让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今年毕业迈入真正成年生活的我,回头看看,我想做到的所有都已经做到了。读了自己想读的大学,进了超级想进的专业,生活在自己热爱的城市。但,然后呢?what’s next?生活不会一直都是狂热的。我大学那股“狂热”的劲,也慢慢转化成了内心里的一股沉稳。最终每个人都还是要背着那股狂热的梦想走进“社会”的大门的。

毕业后磕磕碰碰后,发现大部分人都在挣扎的成为别人想他们成为的人。没有几个人在勇敢的为自己而活。但如果你也曾怀揣梦想,就会知道,没有哪行比哪业更容易,也没有谁的人生比谁的更活得更明白。

马云在出资2000万美金,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成立奖学金 Ma-Morley的时候说(我想)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

朋友圈半夜总会有人说,“这是我压力最大的一年,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这是我失眠最多的一年,这是我拿到我第一份薪水的一年”。好像屏幕前的你总是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其实我想和你说,你的人生还有很多很多个“这一年”,不必焦虑,不必着急,不必迫切的想给谁证明个什么。Don’t go too high, don’t get too low, stay in the middle。如果我们这一群都有“失眠焦虑症” 的千禧一代都可以慢慢的“相信过程”,相信人生经历过,拼搏过,其实都是自己的,我相信焦虑感也会慢慢消失,我们当下的每天也都会活得更开心更有力量。

在所有公众号都在问我,你有offer了没?你几年才能挣回学费的时候?我来问我自己一句,五年青春,百万学费,我把它们都投资在了努力做一个快乐,好奇,有信念的人上面,值吗?

还在拿着我Bachelor of Arts待业的我告诉你: 值!

看完这篇文章,听完我的故事。我希望你从今以后都有我18岁的拼命执着,20岁没什么大不了的信念,22岁的顿悟和沉稳,还有我今年23岁的 “只要我还在路上,就挺好”。

me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 proud of, I hope you find what you looking for.

Until next time,

Serina

 

One thought on “出国读了那个全戏剧专业只有一个华人女生的留学生活是什么体验?

Leave a comment